胶州路青山绿墙。上海市绿化市容局 图
(资料图片)
驱车行驶在上海,胶州路的一座幼儿园围墙装点了火焰南天竹、金叶石菖蒲等植物,起伏的绿色犹如连绵山峰;恒丰路有一处高达9米、长超50米的绿墙,远远望去,一个“鲸鱼宝宝”镶嵌其中;延安高架沿口的三角梅红得娇艳,桥下,绿色植被沿着桥柱向上攀援……立体绿化见缝插针散落于城市中。
立体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沿口绿化和棚架绿化。近年来,上海市绿化部门以“需求导向,因地制宜”为原则,结合城市微更新,在许多建筑外立面建设了“绿墙” “花墙”,用越来越多的空中“绣花功夫”,为街区空间增添绿意。
对标“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建立体绿化200公顷的目标任务,截至2023年8月底,上海已建设完成约116公顷。
恒丰路“鲸鱼宝宝”垂直绿墙。上海市绿化市容局 图
家门口变成了风景线
平型关路300弄居民缪正发在街区住了50年,近两年,他发觉家门口的环境越来越好。附近都是居民区,平型关路以往有不少三轮车自行车占道乱停放,墙角处有人随地小便,沿路有不少卫生死角。
平型关路300弄居民缪正发坐在沿街座椅上休息。陈悦 摄
现在,鸟巢蕨、金叶石菖蒲、鸭脚木等植物装点着沿街墙面,墙角处建造了小花坛,沿线还有多处座椅。“更新以后,平型关路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缪正发说,他特别点赞了沿路的座椅,设置两种高度,“老人小孩走累了都可以停下来歇一歇”。
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副主任章栋贤介绍,平型关路(洛川路—柳营路)原先有些脏乱差,结合城市微更新建设了绿墙,墙面绿化面积有160平方米,花坛面积148平方米,植物品种林林总总约45种。
该路段紧邻闸北公园,静安区绿委办挖掘闸北公园历史文化名园的底蕴,将园内的亭、台、楼、阁景观元素和牡丹、梅花等植物元素融入到绿墙设计、花坛造景和座椅造型之中;并通过锈钢板装饰的古诗词与公园内古树相呼应,“丛林树影”与园内多年生长的乔木林树影互相映射。
灯光运用也别出心裁,一方面满足夜间行人通行安全,另一方面勾勒出街区绿化景观线条,增添街区亮色。“不同地段,立体绿化会结合文化、艺术、历史,以及灯光进行设计,让老百姓走进街区像在公园里一样感受绿化。”章栋贤说。
平型关路绿墙。陈悦 摄
平型关路(洛川路—柳营路)人行道算不上宽敞,墙面绿化的选择经过考量。通常,墙面绿化的厚度为30厘米,花箱宽度为60厘米,花坛宽度为米,立体绿化可以在节约空间的基础上增添绿意。
章栋贤表示,静安区整体立体绿化量达四五十万平方米,现按照每年万平方米的速度在增加,一部分由政府承担,一部分附属于商业开发项目。立体绿化建设因地制宜,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比如小区围墙必须是实心墙,人行道宽度达到2米以上,项目长度在100米以上,能够接水接电,道路有一定的人流量等。
立体绿化讲究可持续、低维护成本
站在虹桥绿谷最高处俯瞰,满眼绿意,楼顶、地面处处有绿植,其间还有些粉黛乱子草、凌霄花。
上海众合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胥超介绍,虹桥绿谷广场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是集办公楼、商业、酒店等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体,规划之初就引入了绿色街区理念。园区绿地总面积㎡,其中屋顶绿化面积7100㎡、沿口绿化面积㎡,所植苗木的品种170种。
虹桥绿谷。陈悦 摄
根据屋顶绿化技术规范,屋顶层覆土层达到了1米以上,并具备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自动浇灌系统、微喷灌、垂直绿化滴灌系统等节约型园林设施,使得运营过程中绿化成活率达到了100%。从种植到养护,整个虹桥绿谷的屋顶绿化由众合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并与企业约定装修过程中不能破坏。
屋顶绿化与地面绿化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建设阶段。上海市绿委办秘书处立体绿化负责人盛露鸣表示,屋顶绿化首先要考虑承重,检测确定哪些地方不宜覆盖厚土或过多植物;其次是防水,屋顶绿化要做两层防水,一层是普通屋顶防水,第二层是耐根穿刺防水;再次是植物品种选择,要考虑可持续、低维护成本的植被,根据彩化需求,可以选择轻质小灌木;最后还要考虑可持续养护问题,比如设计滴灌系统。
“关键在前期的建设,后期养护和地面没有太大区别。”胥超表示,屋顶绿化和地面绿化的养护成本几乎差不多。
平型关路绿墙夜景。上海市绿化市容局 图
在平型关路,上海凯艳绿化有限公司平型关路立体绿化建设项目经理陈学仲也提到,道路两侧有行道树和房屋,整体光照条件不佳,因此垂直绿化选择了半阴植物,共生性较好、喜湿度相近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同时兼顾色彩变化。这条路垂直绿化浇灌主要靠人工,养护成本每平方米约45元一年(不包括换苗)。
不同地段的垂直绿化养护方式有所不同。章栋贤介绍,平型关路项目墙面绿化不是很连贯,中间涉及多个小区出入口,而且穿插有花坛等地面绿化,所有都采用人工浇灌。而恒丰路绿墙,高达9米,显然难以通过人工方式,所以在建设时就配备了滴灌系统。植物选择上,通常选用耐热耐寒、可持续生长、不会蔓生的植物,减少更换和修剪成本,一平方米垂直绿化的养护成本通常在四五十元一年。
多元发展,立体绿化扮靓城市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介绍,上海探索立体绿化发展之路始于上世纪80年代。2014年,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本市立体绿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此后,上海从法规、政策、规划、技术等层面均有突破。2015-2018年,立体绿化连续四年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取得显著社会效应。这项工作也一直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延续至今。
对标“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建立体绿化200公顷的目标任务,截至2023年8月底,上海已建设完成约116公顷。立体绿化逐步成为多维度拓展生态空间的重要增长点。当前,上海立体绿化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类型多样。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沿口绿化和棚架绿化四大类型并行发展,由点及面,成片区统筹推进。
二是载体多元。立体绿化实施载体产权多元,在推进过程中得到了相关部门、属地街镇、社区以及社会单位的支持。桥柱、变电站、体育场围网、公共厕所、工地围墙、立体停车库等建(构)筑物的灰暗面,逐渐“靓”起来。
三是更加贴合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海的立体绿化从成本投入角度来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经济适用型,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种植爬山虎、络石、凌霄、金银花等攀援爬藤植物,并将预制网片装配在墙面或辅以其他方式用于牵引,简洁且生态效应好。另一种是精装型,植物应用更加广泛,色彩构图更为丰富。立体绿化与建(构)筑物共生共融、“+文化”、“+艺术”等立面空间的叠加效应,让老百姓有更多的生态感知度和获得感。
Copyright @ 2015-2022 99新科技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